<pre id="0r84a"><label id="0r84a"><menu id="0r84a"></menu></label></pre>
  • <center id="0r84a"></center>

    <pre id="0r84a"><strong id="0r84a"><menu id="0r84a"></menu></strong></pre>

  • 東莞市星火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215150267
    4001898908
    星火太陽能和你一起了解更多太陽能資訊
    相似的垂直產業鏈布局 不一樣的天合光能
    返回列表 來源: 發布日期: 2022.11.10 瀏覽次數:

    15

       “幾乎是光伏企業一體化擴產中涉及產業鏈最完整的投資?!币粫r被行業熱議。


    在大約兩年前,天合光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天合光能也會一體化,公司會向硅片、電池等上游延伸,但是會比別人要‘輕’一點。不僅僅是自己建設相關產能,才叫‘一體化’?!被诖?,在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等頭部企業在以投資的方式紛紛補齊和強化自己硅片、電池和組件環節的產能布局的時候,天合光能卻采用了與通威股份合作,共同投資多晶硅、拉棒-切片、電池相關環節的方式,參股涉足了多晶硅領域,并擴大了硅片自供比例。

    既然此前對自己投資垂直產業鏈如此審慎,此次又為何要放棄既定戰略親自下場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從這家企業的創始人和他敏銳的市場嗅覺開始說起。

    三次創業 情定光伏

    1988年,剛剛獲得吉林大學量子化學專業碩士學位的高紀凡意氣風發,有很多選擇。他本有機會去美國加州大學讀博士,但改革開放初期的創業潮更吸引他,他最終選擇和兩位同學一起去深圳創業,相繼創辦了廣東順高紀凡德富有洗滌劑廠、武進協和精細化工廠;1992年底,兩位創業伙伴相繼去了美國,高紀凡則帶著初始創業積累的100萬元回到家鄉常州,創建了另一家生產氟碳鋁板幕墻——一種新的建筑外裝飾材料的新公司。當時,除了深圳有一家外資企業外,內地還無其它企業進入這個新興行業;5年后,高紀凡的氟碳鋁板幕墻業務已經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長。 恰逢這一年(1997年),克林頓在美國實施“百萬屋頂計劃”,全美的商住建筑、辦公大樓安裝100萬套光電系統,利用太陽能屋頂發電。而中國政府也提出,到2010年,要利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和小水電技術解決2300萬邊遠地區人口的用電問題。受到這些消息啟迪的高紀凡茅塞頓開,決定在氟碳鋁板幕墻上再增加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功能,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就這樣在1997年底應運而生。

    此后3年,歷經多次研發失敗,一個室內沒有一個外接電源,所有電器全靠太陽能發電的“太陽能源建筑系統”樣板房終于問世;2001年,天合光能開始將樣板房技術投入使用并做市場推廣;2002年,憑借著該項技術,天合光能成為首家入選中國政府組織的西藏“光明工程”的民營企業,并成功中標40個光伏電站,獲得近8000萬元人民幣的工程款;歷時一年多的建設,2003年6月,在平地海拔3700米,山頂海拔5500米,晝夜溫差達20多度的昌都,天合光能負責的40座電站如期完工。西藏昌都一戰雖然艱苦,卻讓天合光能聲名大振、高歌猛進。144

    吸取教訓 不盲目擴充產業鏈

    業績上的突飛猛進,并沒有沖昏高紀凡的頭腦,從2004年起,他開始逐漸對產業鏈進行調整,先后建成并擴大了組件安裝和單晶生產基地,進一步優化和控制從硅棒到組件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工藝,這一涵蓋了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生產和系統集成的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在當時一流的太陽能企業REC、SolarWorld等公司中都得到了充分驗證,也被業內認為是最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模式。

    憑借著先進的經營模式和2005年以來中國政府對太陽能產業的重視帶來的紅利,2006年12月19日,天合光能走進紐交所,高紀凡以20億資產位列當年胡潤能源富豪榜第9位。

    上市后的天合光能,迎來了一波上游硅料價格從23美元/噸到200美元/噸的暴漲,在巨大利潤的誘惑下,眾多組件企業開始上馬硅料項目,這其中也包括當時的龍頭企業尚德電力、賽維LDK、河北英利等。有報道說,作為其中重要一員的高紀凡,當時也曾經動過上馬多晶硅的念頭,甚至都選好了建廠地址,所幸后來沒有跟風投資??赡芤舱腔诋敃r的教訓,后來的高紀凡,在拓展產業鏈,特別是上游硅料、硅片環節上倍加謹慎。

    可惜硅料價格暴漲的日子并沒能持續多久。從2009年開始,受起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波及,原材料、市場和技術“三頭在外”的國內光伏產業就逐漸出現經營困難;雪上加霜的是,為了轉嫁危機,2011年至2014年,歐美國家又對我國光伏產品采取“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和征稅措施,中國光伏行業直接從盛夏進入寒冬,尚德電力、賽維LDK、河北英利等企業也或破產、或重組。

    高紀凡吸取教訓,更加注重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在2010年12月建立了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始把精力聚焦在最核心的電池、組件上,而新增的硅片則從供應商那里采購,由于硅片供應越來越多,質量、時間、價格上同樣可以實現控制。

    憑借著產業鏈的再次調整和電池、組件技術上的優勢,2014、2015連續兩年,天合光能光伏組件總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

    2016年起,光伏行業掀起單晶硅替代多晶硅的技術變革,晶科能源當年年底就開始投產單晶硅片,次年實現單多晶持平的產能結構,由此搶占了切換路線的先機,而天合光能由于多種原因在該年組件出貨量被晶科能源超越退居第二。2018年,天合光能又被晶澳趕上,位居第三。盡管如此,在是否布局垂直產業鏈一事上,高紀凡仍然十分謹慎。這種情況有所松動,是在兩年后。

    2020年9月,隨著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綠色低碳的光伏發電也迎來了自己又一個春天。而隨著下游光伏電站投資的不斷加大,2020年下半年以來,上游的硅料、硅片價格開始不斷上漲,此時作為中間環節的組件企業,又一次感受到了不掌握垂直產業鏈而被“卡脖子”的痛苦,也正是從那時起,隆基、晶科、晶澳、東方日升等開始逐漸加碼上、下游產能,補齊產業鏈。

    時移世易 重建垂直產業鏈

    對于光伏企業的垂直一體化,高紀凡認為,光伏行業的目標是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最終實現光伏發電的平價上網。進行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整合是希望借此協調上下游產業鏈結構,從而縮短完成整個產品生產的時間;垂直一體化還可以進行技術和工藝的整合研發,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更低成本的產品。至于垂直一體化整合的缺點是,很難保證在每個生產環節都有技術或規模的優勢,從而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

    為了不喪失單個環節的競爭優勢,天合光能的垂直一體化采取了強強聯手的合作模式。2020年11月,天合光能發布公告稱,與通威股份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年產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年產15GW拉棒項目、年產15GW切片項目、年產1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以此互相補齊對方的“短板”,打造“專業分工、錯位發展、協作互利的行業發展新格局”。這種互利合作的新模式,一度頗受業內稱道,認為天合和通威開了個好頭,上下游合作與專業化分工的作用,要遠大于競爭。

    沒想到采取合作模式僅過了一年多,天合光能就突然拋出了文章開頭的投資計劃。對于為何做出這種選擇?天合光能在公告中解釋,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在下一代n型電池技術產業化領域的競爭地位和優化產業鏈上下游的整體布局。也就是說,面對n 型電池這一新技術,天合光能認為一體化發展更有益于搶占市場先機,形成產業鏈成本及規模優勢。

    作為光伏電池技術的新突破,n型電池被寄予厚望,也在2022年迎來發展良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已經分別公布了在n型市場上的動向。

    為了在頭部企業競爭中不落下風,天合光能在n型電池方面的動作同樣不小。

    2022年4月,天合光能啟動了8GW TOPCon電池項目。一份關于該項目的投資交流紀要顯示,投資該項目是因為上游和技術迭代的要求還存在瓶頸,尤其是在210尺寸和N型上存在瓶頸,這樣的產能擴張將推動公司加速向n型發展。這和此次文章開頭提到的投資理由基本一致。

    至此,如果再算上文章開頭的產能,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將擁有10萬噸工業硅、5萬噸多晶硅、20GW硅片、55GW電池、70GW組件產能。5萬噸多晶硅約可滿足20GW硅片生產,再加上天合手握的硅料長單,自給自足已不成問題。

    看來,在已經到來的n型電池戰場上,組件巨頭們難免又是一番新的廝殺!

    全國服務熱線

    13215150267
    • 地址:東莞市松山湖中小企業園十一棟
    • 電話:13215150267
    • 郵箱:liusq@singfosolar.cn
    • 手機二維碼
    東莞市星火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備案號:粵ICP備14057282號-5 /  網站地圖 / 百度統計  技術支持: 牛商股份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pre id="0r84a"><label id="0r84a"><menu id="0r84a"></menu></label></pre>
  • <center id="0r84a"></center>

    <pre id="0r84a"><strong id="0r84a"><menu id="0r84a"></menu></strong></pre>